体坛经济观察:伊万未被换并非单纯财务原因 频繁换帅也非好事
9月23日訊 針對伊萬科維奇在國足帥位留任的原因,《體壇經濟觀察》發文進行瞭分析。
伊萬科維奇不被替換的原因並非是單純的財務原因。有媒體報道,伊萬科維奇與中國足協簽訂的是階段性的合同,在每一階段完成瞭相應的目標後會自動續約。
在率隊打進瞭18強賽後,伊萬科維奇的合同相應地順延到瞭18強賽的小組賽。有消息指出,若要“炒掉”伊萬科維奇,中國足協需要支付其9個月的薪資(據傳年薪約為100萬歐元)作為解約費。
雖然這筆解約費用並不高,但對於中國足協來說也是一筆不少的支出。尤其是如今國足整體形象低下,商傢價值處於低谷的形勢,令到球隊的商業收入大幅下滑。
在歐洲賦閑的優秀教練,對中國足球並不有太深的瞭解。瞭解中國足球或者亞洲足球的教練,或許會嫌棄“錢少事多”,所以這並不能單純地責怪中國足協沒有選到好的教練,而是許多好的教練,或許我們根本請不來。
而且短時間內主帥的頻繁更迭,始終不是一件好事。對於中國足球來說,一位頂級教練能夠改變國足隊員在場上的氣質、士氣和信心,但長時間下去,也改變不瞭高開低走的命運。
倒不如認清現實,經過充分的論證與考究後,選擇一名最適合中國足球的主帥,而非急於求成、盲目換帥。誠然,伊萬科維奇的上任並非天時地利人和決定的。當時在選擇新任主帥的時候,中國足協內部不僅經歷動蕩,而且時間也不多。
所以在考慮長遠目標的時候,中國足協需要汲取過去的教訓。不僅需要經過長時間推敲,在體壇經濟觀察看來,相比起選擇哪位擔任主教練,用什麼方法如何挑選新一任主教練更為關鍵。例如選帥的流程和規則公開化、透明化,對中國足球面臨的困難有思想準備,有過硬的技戰術理論作為支撐,否則盲目換帥最終造成傷害的,還是中國足球本身。對於中國足協的領導層來說,這個難題依然需要留待他們來解決。